国民党主席选举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岛内政坛的阵营分化愈发明显。尽管卢秀燕和王金平这两位党内资深人物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任何候选人,但从他们与郑丽文的互动、立场趋向和背后的政治逻辑来看,两人显然偏向郑丽文。这种倾向并不是凭空想象股票能配资吗,而是通过他们的公开行为、言论以及党内的生态来判断的。
9月30日,卢秀燕与郑丽文的互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当晚,两人在台中西屯区的一家牛肉面店共进晚餐,这场聚会通过直播向公众展示,成为卢秀燕与党主席候选人之间唯一一次公开的“同框活动”。餐桌上,卢秀燕亲切地称郑丽文为“好姐妹”,并回忆起过去的合作时光:“当年我第一次竞选台中市长时,很多蓝营人士犹豫不决,但丽文毫不犹豫地到台中帮我跑基层,根本没有提任何条件,这份信任让我非常感动。”她还夸赞郑丽文直言不讳、敢做敢为,认为这种作风是国民党当前急需的。餐桌上的互动频频,卢秀燕还特意为郑丽文夹菜,这一亲昵举动与其他候选人的接触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此不同的是,郝龙斌与卢秀燕的互动则显得较为冷淡。9月21日,郝龙斌到台中与卢秀燕见面,虽然他们一同品尝了当地的米糕,但讨论的焦点却全是市政合作,而非党主席选举。卢秀燕在会后仅表示感谢,并未透露任何个人倾向。
展开剩余69%这一差异的背后,是明显的政治考量:郑丽文承诺若当选党主席,将专注于党内资源整合,放权给地方执政,这与卢秀燕作为台中市长希望不被中央党部干扰地方事务的诉求高度契合。而郝龙斌背后的郝家派系历史上有较强的“中央主导地方资源”的传统,这使得外界担忧若郝龙斌当选,地方的自主空间可能会受到压缩。因此,卢秀燕更倾向支持没有派系背景的郑丽文。
王金平与郑丽文的互动也同样传递了支持的信号。10月1日,郑丽文在脸书上公开了她拜访王金平的过程,这是她竞选以来第三次与王金平交流。两人会面时长超过两小时,王金平提出了关于党产活化、基层福利和动员问题的建议,并特意手写了三点期许:一是“以民为主,人民做主”,二是“改造党内文化,创造新气象”,三是“牢记和气致祥”。这些建议表明,王金平对郑丽文的务实态度非常认可,并认为她能吸引年轻党员的支持,进而推动国民党的改革。虽然王金平的办公室未明确表示支持,但通过亲近媒体,他的立场已经显现。
相比之下,郝龙斌与王金平的会面气氛则有所不同。公开资料显示,他们9月下旬的会面讨论的主题更多是“党内团结”,并未涉及具体的党务或政策问题。在会后,双方仅以“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的模糊表述收场,缺乏郑丽文与王金平那种深入的思想交流。
郑丽文的竞选风格显然更符合党内对于“革新”的期待。她少参与派系闭门会议,至10月1日已走访了12个县市的基层党部,远超郝龙斌的6个;9月26日,她还在苗栗县长钟东锦的陪同下,与当地农会、工商团体座谈,讨论了农产品销售、企业支持等民生问题,获得了地方势力的公开肯定。在两岸关系方面,郑丽文明确表示:“当前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台独,而是让两岸百姓共同幸福。”这一立场较为明确,符合年轻党员对直率表态的期待,而郝龙斌则因回避具体表述,被认为缺乏对问题的清晰立场。
最近,国民党党内的基层调研也印证了郑丽文的领先优势。据一项涵盖全台23个县市的调研数据显示,郑丽文在基层党员中的支持率为23%,略领先郝龙斌的21%,差距为2个百分点。
无论选举结果如何,外界对国民党的期望依然很明确:如果郑丽文当选党主席,可能有助于改善国民党的形象,推动派系和解,聚焦民生和两岸和平议题。然而,无论岛内政治如何变化,统一的大势不会改变,因此任何“模糊两岸立场”的做法,都无法改变这一历史趋势。
发布于:天津市瑞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